
中式結婚習俗禮儀 -- 過大禮
以下資料由【李青揚老師】編篡
過大禮要選擇良辰吉日,一般在婚禮前的 1-2 個月左右進行,出發前要拜祖先,將禮餅一盒、大餅一盒、酒、茶、水果供在神檯之上,點紅燭,上香告祭列祖列宗,保祐這段姻緣幸福美滿。並帶備如下禮品到女 家:
1) 一個龍鳳的兩層綉金飾盒,內裝禮金、利是、花生、蓮子、百合(生生猛猛早生貴子)、龍眼乾、荔枝乾、合桃、芝麻、紅綠豆、扁柏、紅頭繩、龍鳳燭兩對、喜慶 對聯一副等,如果是檳榔季節要兩對檳榔,由於禮品是寓意吉祥,所以要成雙成對。
2) 禮餅多數用唐餅,用盒裝滿一盒,內必須有兩對龍鳳餅,如果與女家有約定,可將餅卡交給女家,免去搬運禮餅的環節。
3) 由男家買的首飾有:龍鳳鐲一對、金蓮、金牌、珠寶玉器等。
4) 海味均分兩份,除髮菜一定要有外,其它有:鮑魚、海參魚翅、魚肚、瑤柱、蠔豉、蝦米、冬姑等,但可豐儉由人。
5) 茶葉四盒、生果籃兩個、貼喜字的椰子兩對(有爺有子齊齊全全)。
6) 大魚或鯪魚兩對(有腥氣)、豬肉兩斤一塊要兩塊,均起雙飛(比翼齊飛)、雄雌雞各一對。
以上禮品如能辦的儘量去辦,但由於時間問題或覺太麻煩可變通為全數封利是也 行,並把禮品內容與金額寫在利是封背面便可。其實有不少人這樣做由男家雙親及準新郎和全福之人(有福之人)前往女家把禮物、禮金供奉在女家祖先檯上,然後 燃龍鳳燭,上香祭祖。
備 註 :
1. 現代香港人,少有在過大禮時,預備足上述項目;另外,因現少有家中設神櫃,故拜祖先,多己不做。
2. 男家買的首飾,在香港,通常在大婚日,才送予新娘子。
3. 但不可廢的原則是,凡物要成『雙』。
4. 過大禮亦稱為過文訂。
5. 在香港,過大禮的物品是一早由男女雙方家長協商好的。
6. 一般人誤會結婚擇日是單單婚宴那天,這觀念是錯的,過大禮亦要擇良辰吉日。
李青揚老師不單止為準新人擇日,還會免費向準新人解說,中式嫁娶禮儀的種種及禁忌,和因應現代環境的變化及變通之道。
老師的中式婚嫁禮數意見,比起婚禮统籌師(Wedding Planner) 及摩登大衿姐,更為正確及有文化上的依據。
縱然準新人不欲婚禮太鋪張或繁瑣,老師也會分享,如何雖簡約但全面地,演化中式嫁娶禮數的神髓,就算是教堂行禮或甚至海外旅行註冊亦可。
詳見 : https://www.4-pillar.com/node/248 。
=== 全文完 ===